品牌形象是由許多形象羅織起來的,如產品的形象、包裝設計的形象、logo的形象、門店的形象、價格的形象等,它們都關系到品牌形象的建設。
品質形象是品牌形象的基礎。建立品質形象并不簡單到只是提高一下產品的質量,關鍵是要建立起"良好品質"的印象。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成功的一半。品質形象不能僅僅停留在"用了就說好"的層面上,要做到"看了就說好"才行。品質形象要有"看得見、摸得著、感得到"的改善才能滿足打造品牌的要求,讓產品有顏值有亮點、具有吸引力,是開啟與用戶拉進距離的第一步。
我們常用產品零售價格的高低來形容其價格形象,在于同類產品的比較中有高低之別。在產品缺乏"看上去就好"時,訂高價會有損品牌形象,消費者會發問 "憑什么值這個價"。但當產品的品質形象建立時,訂低價也會有損品牌形象,消費者會問"為什么"。所以品質形象和品牌形象又是價格形象的基礎。"品質/價格"和"品牌/價格"的定價模式才更合乎打造品牌形象的需要。
銷售的模式:中間行銷指的是批發銷售,終端行銷指的是零售。銷售形象必須建立在零售商的基礎上,零售商的形象就是我們的形象。在20世紀60年代,"索尼"電視進入美國市場的時候,起初在寄賣店里銷售,于是美國消費者稱之為"癟三"產品。后來索尼公司認識到這是一種錯誤,下大氣力把產品從寄賣店里收回,終于又擺到了鼎鼎大名的馬希里爾百貨公司的貨架上,于是消費者紛紛購買。"索尼"的品牌從那一時刻才真正開始有了起色。
做市場就要做廣告,賣產品就要做廣告,但做廣告可不一定就能賣出產品。造成這一尷尬結果的原因,很多情況是因為廣告形象不好引起的。建立廣告形象:一是選擇大媒體做廣告,二是進行大投入做廣告。建立廣告形象需要"二大一高",即"大媒體、大投入、高水平"。媒體大、形象就大;投入大,形象就強;水平高,形象就好。
銷售促銷是一種市場推廣手段。由于品牌在打造過程中,需要經常使用一些促銷技巧,品牌的知名度和消費關注度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提升。1996年3月中國的長虹彩電大降價18%即是如此,它的市場占有率當年上升了13.5% 。
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營銷理論誕生,那就是美國人里斯和特勞特的"定位論"。產品就不再是為大眾服務的了,而是為一部分人享有的。通過品牌定位 品牌策劃就產生了特定的"顧客形象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