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右博納認為,在營銷圈,困擾我很久的問題是,為什么所有品牌都要年輕化?都號稱要抓住年輕人?
我始終覺得,品牌應該做好自己,是什么就是什么,消費者是誰就跟誰溝通。而不是現在,所有商品都要賣給年輕人。
大多數品牌認為:年輕人是主流消費者,是未來,一定要抓住年輕人。這個觀點并不能說服我,抓住你的消費者才重要。
最近我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,契機是威馬汽車與我聊年輕化,他們剛開始做品牌煥新,要做年輕化,我的第一反應是拒絕,又一家進入“年輕化”這個坑的品牌,作為高客單價的新能源汽車,為什么要年輕化?好好做品牌不好嗎?
在深入聊完這個話題后,關于一輛汽車(或者一個偏高端品牌)在年輕化時,年輕的是什么?是消費者迭代嗎?或許并不盡然。
主要得出2點思考:
一是年輕人掌握輿論話語權,代表廣義的大眾。
二是“品牌”本身的年輕化,包括年輕人在內的所有人,都可以成為消費者。
做品牌營銷就是做大眾傳播,我們拆分成2個層面看,
一是目標用戶層面:也就是針對目標用戶的溝通,是年輕人就溝通年輕人,是中年人就溝通中年人。
二是大眾輿論層面:一個品牌在輿論中的形象,就是在社會中的形象,大眾輿論傳播至關重要。那么,誰是大眾?
在全面移動互聯網時代,當我們談起大眾時,并不是指所有人,而是掌握輿論話語權,給大眾定調的一部分人,也就是年輕人。年輕人在互聯網時代扮演的社會角色,是大眾代表。
所有互聯網內容平臺的主流用戶,都是年輕人。這些人創造社會話題,引導社會情緒,制造大眾輿論,我們身處一個以青年文化為主導的社會中,年輕人掌握著這個時代的話語權。
理解上面這一點,當我們再思考品牌年輕化時,與年輕人溝通的第一目的,并不是賣貨給年輕人。
而是通過年輕人進入主流文化,進入大眾輿論,建立品牌社會角色。
再來看威馬汽車,同樣作為造車新勢力,相比其他幾家互聯網出身的品牌,威馬算是比較低調,大眾知名度不夠高。
威馬創始團隊有不少來自傳統車企,創始人沈暉是資深汽車人,之前是沃爾沃中國區董事長,帶領團隊從傳統車企轉戰造車新勢力。威馬在輿論聲量上不如成熟品牌,也缺少互聯網式的營銷經驗。不過,也正是來自傳統車企的背景,讓威馬相比其他新勢力,對造車這項復雜而艱巨的事業,更多了幾分敬畏。
對于一個新能源汽車品牌,一個新產物,它的用戶還不夠多,但它需要大眾知名度,需要大眾輿論。對于威馬來說,以互聯網玩法進入年輕人的世界,進入大眾輿論尤為重要。
比如我不是新能源汽車的用戶,但仍會關注這個行業的動向,關注技術進展,以便讓自己保持與時代的認知同步。
所以威馬品牌年輕化的核心目的之一,是通過年輕人進入大眾輿論。
希望傳達的信息是——威馬汽車變了!
在5月10日威馬暢想日直播中,發布了新車EX5-Z,首款概念轎車,以及全新品牌定位。同時威馬官宣蕭敬騰作為代言人,成為首個簽約代言人的造車新勢力。也找來脫口秀演員王建國與卡姆串場解說,創始人沈暉甚至說了一段rap。
在車輛預定環節,區別于傳統車企的定金模式,威馬更針對性策劃Z碼裂變,將原本嚴肅的定金模式游戲化。
只要付6.6元定金,就可以參與抽獎,獎品包括AJ限量鞋,科比簽名球衣等Z世代潮流單品。作為定金,還可以在購車時,直接抵用5000元購車款。
品牌方設置眾多誘人的獎品后,或許很多人為了抽獎,但這可能正是品牌方的意圖,讓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,讓威馬進入年輕人視野。
當然,這只是威馬品牌年輕化的起點,但策略方向很清楚,為了進入年輕人視野,進入大眾輿論。或許很多品牌做年輕化,也是為了輿論目的,要有這方面的意識,才能有針對性的做事。